直播访谈

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第六十一场新闻发布会
文字实录
排序 字号 自动更新

主持人王丽华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61场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通报广东新冠肺炎和防控工作进展,重点介绍我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行动相关情况。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省文明办副主任吴祖清先生,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先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玮女士,省商务厅副厅长任少女士,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曾晓峰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女士,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林俊钦先生。

  现在,请周紫霄女士通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2020-05-19 16:00:05

周紫霄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

  首先,通报一下最新的疫情情况。

  5月18日0-24时,以及今天0-12时,全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我省已连续20天没有报告外省输入和本地感染确诊病例,连续14天没有报告外省输入和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今天12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90例,其中境外输入195例。目前仍在院3例,普通型2例,危重型1例,治愈率99.31%。

  下面,介绍一下我省常态化防控情况。

  5月9日零时起,我省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我省疫情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5月13日,我省出台了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坚持预防为主、健全防控机制、完善防控措施、加强防控保障等四大方面20项工作,要求重点落实巩固外防输入闭环管理、完善粤港澳联防联控措施、完善公共场所防控措施、完善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防控、加强医疗机构防控、强化校园防控、夯实社区网格化防控、做实企事业单位防控工作等8大措施。

  为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我省对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不断提高防控措施的精准性、有效性,全力防止疫情反弹。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核酸检测“愿检尽检”工作。核酸检测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是“早发现”的关键。为进一步回应社会需求、强化“及时发现”能力、支持复工复产复学,近期,我省对推进“愿检尽检”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要求5月底前每个县至少具备一家独立开展核酸检测的县级医疗机构,对外开展“愿检尽检”医疗服务,同时鼓励具备条件的医学检验实验室提供个性化、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医学检验服务,并要求各地依托具备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城市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建立“愿检尽检”检测服务点,原则上每个县、区至少设立一个检测服务点。截至5月19日,全省在各地医疗机构、城市广场等设立了394个“愿检尽检”检测服务点,服务点所在地区、检测机构、采样地址、预约电话信息等已在“健康广东”微信公众号发布。团体或个人进行核酸检测,可提前预约,带上身份证前往检测。

  (二)加强社会办门诊部、诊所管理工作。社会办门诊部、诊所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哨点”,必须规范管理。近期,我省对社会办门诊部、诊所建立可疑病例的报告、转诊、跟踪等工作机制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一是建立对口转诊关系。要求各地以县(区、市)为单位,建立辖区内发热门诊与门诊部、诊所的对口转诊关系;县区建立门诊部、诊所发热患者“零报告”“日报告”制度。二是规范转诊流程。门诊部和诊所在预检分诊或接诊过程中发现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应该立即安置于隔离区域,并且立即向对口的发热门诊报告,由发热门诊派车进行转运。不得允许发热患者自行前往发热门诊。不愿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强行离开的发热患者信息应报告属地公安部门。一旦发现门诊部、诊所擅自接诊的,将从严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一律予以关停。三是强化培训,提升敏感性和警惕性。我们将指导门诊部、诊所规范设置隔离区域,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科学做好个人防控,开展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其发现病例的敏感性和警惕性,提升其发现病例、甄别病例的能力。我在这里也再一次提醒公众,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如果个人或家里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时,一定要主动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这也是常态化防控的一个最好的措施。

  (三)出台了常态化防控期间公共电梯与空调使用和清洁消毒指引。指引对电梯日常管理和预防性消毒,空调使用及清洁消毒和日常管理等明确了相关要求。指引里面提出来,建议乘坐电梯或扶梯上与其他人的距离小于1米时,戴好口罩并尽量不交谈;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按键,使用后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手部;电梯内不使用地毯,要加强通风,要规范消毒。关于空调的使用,指引也明确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首选自然通风,也可使用清新干净的电风扇或排气扇。使用空调时,要分清楚空调类型,分体式空调系统和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具体情况,可以登录省卫生健康委官网查阅。

  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的建立健全,全省逐步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复工复产复学工作扎实推进,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也将分期、分批安排返园返校。但大家还是要保持足够警惕,不能有松一松、歇一歇的想法,必须坚持做好个人的防护,将前期形成的健康行为转化、固化为健康生活习惯,让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常态化。

  我的通报到此,谢谢大家。


2020-05-19 16:02:10

主持人王丽华

  谢谢周紫霄女士。现在请吴祖清先生介绍我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行动的总体情况。

2020-05-19 16:06:10

吴祖清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疫情防控的精神文明教育、健康生活、生态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等作出一系列重要的指示和批示。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科研工作时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卫生、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广东省委对推动形成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的指示要求,引导全省人民进一步增强健康理念,提升文明素养,培育文明生活方式,最近我们着力在推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理念

  今年2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结合疫情防控,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精神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普及健康知识、培育文明行为、弘扬传统美德、凝聚社会力量等12个方面的要求,全省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在农村、社区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为培养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疫情期间,省委宣传部还会同省直有关部门设计制作了涉及疫情防控、文明餐桌、文明健康、文明新风等方面十余个户外公益广告宣传片和130余幅公益广告宣传画,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上下共启用140多万个各类电子屏、LED、移动终端,高密度滚动刊登公益广播,日均刊播7000万次,布置张贴公益宣传片1000余万张。比如,广州在广州塔、猎德大桥、海心沙等重要地标滚动刊播文明健康、文明新风等公益广告,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深圳在社区利用44000多个社区移动终端、智能电子屏,每天300次的频率滚动播报防疫公益宣传片。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都广泛开展了“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氛围。

  二、健全法规制度,依法规范文明生活方式行为

  今年3月31日,省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对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的范畴、生产、销售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深圳于5月1日正式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成为全国首个推动禁食野生动物立法的城市。为规范市民的公共文明行为,全省各地还加快推进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立法,深圳于2019年出台了《深圳特区文明行为条例》;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经完成了向市民群众征求意见工作,拟于近期推出;《肇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佛山、珠海、惠州等14个地级以上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已进入提交立项申请阶段,并计划于今年内颁布实施;省商务厅会同省文明办、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专门制定发布了《公筷公勺使用标准指引》,广州、东莞也相继出台了《餐饮服务行业公筷公勺实施意见》,使推行“公筷公勺”、“文明餐桌”有章可循,市民的文明健康生活有了可靠依据和保障。

  三、坚持齐抓共管,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

  为适应后疫情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4月23日,省文明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行动方案》,在全省推广实施文明餐饮、文明出行、环境卫生、文明娱乐、绿色生活、移风易俗、心理健康等七大行动,共十八项具体工作内容。专门成立了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4月下旬,我们组织省直13个部门专门召开行动协调会,围绕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七大行动、十八项具体内容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细化工作方案,确保每项行动都有牵头单位、都有责任人,每项工作任务都有人落实。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按照省的统一部署要求,都制定了相应的贯彻落实意见,目前各地推进良好、有条不紊。

  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一项涉及部门多、覆盖行业广、关乎百姓民生、关系群众利益、关系生命健康、影响关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浓”起来,广泛开展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的“五进”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农村的小喇叭广播,通过线上线下、固定移动、室内室外、个人单位等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努力营造政府倡导、社会支持、人人参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让群众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动”起来。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倡导的主体,都是践行的直接者。今年是第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评选表彰年,中央文明委将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先进,省文明委也将评选表彰新一届广东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我们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进,以文明创建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以文明创建改变人民生活方式,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通过先进模范带动家庭,文明家庭带动社区,文明单位带动行业,文明城市带动社会,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让条例、法规、制度的执行“严”起来。我们将协调督促有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加强执法监管,加大对农贸市场、餐饮行业督导检查力度,从源头上防范滥食陆生野生动物问题;加大对交通、环保等督导检查力度,推动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加快推动文明行为立法,把使用公筷公勺、拒绝滥食野味、深化光盘行动、推进垃圾分类等纳入文明立法的内容,上升为制度规范,以制度的刚性约束来规范文明行为。同时,健全工作激励奖惩机制,表彰先进典型,严惩违法违规行为,让法规制度真正落地落实。

  我的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2020-05-19 16:06:42

主持人王丽华

  谢谢吴祖清先生。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0-05-19 16:19:15

点击查看更多
网友留言
自动更新
全部网友留言 我要留言
测试音频

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