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创新委作为全市科技管理部门,如何在疫情中统筹各方科研力量,聚焦疫情急需领域进行科研攻关?
6月9日,市科技创新委主任梁永生做客《民心桥》节目,围绕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统筹各方科研力量,聚焦疫情急需领域进行科研攻关,以及推进科技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与听众在线交流。
主持人
2020-06-11 10:01:25
嘉宾
为充分调动全市科研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两个举措:
一是最大程度发挥科研经费效能。迅速调配2亿元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在全国率先发布悬赏工作方案。设置“悬赏制”攻关项目,集聚全社会科研力量共克难题,面向海内外发布快速简易检测设备及试剂研发产品的悬赏指南。设立“赛马式”竞争机制,聚焦药品、疫苗研发,组织“悬赏制”项目。推进多个牵头单位多条路线同时攻关,以竞争机制加速攻关进度。采取“揭榜制”奖励,只要符合“悬赏”要求,无需事前立项,即可备案揭榜参与项目攻关。创新“里程碑式”资助方式,在项目初期给予部分资助,考核阶段性科研成效,相应追加资助,确保科研攻关顺利进行。
二是全方位激励科技人才担当奉献。采取多项举措激励科技人才担当作为,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在已发布的2020年度市科学技术奖四类奖项申请指南中,明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参评 2020 年度市科学技术奖,可不受获奖完成人、成果推广应用满两年以上、项目需结题验收的限制。疫情防控科研项目取消申请人年龄限制,不纳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限项范围,项目中止或验收不通过,不列入科研诚信异常名录。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提交科技项目验收申请的,允许项目承担单位申请最长6个月的延期验收。在即将发布的2021年度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组建资助项目、2021年批次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和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中,明确提出优先支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发挥重要作用的单位、科研团队及基础研究人才。
2020-06-11 10:02:55
主持人
深圳在抗疫中,组织科研力量进行科研攻关都取得哪些成果?
2020-06-11 10:07:12
嘉宾
经过全市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我们与时间赛跑,第一时间组织全市精锐科研力量,聚焦疫情急需领域开展集中攻关,主要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果:
一是病原学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市第三人民医院率先在病患粪便中检测出病毒阳性,提示粪口传播可能性。南方科技大学牵头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经灭活后的新冠病毒真实形貌,为识别新冠病毒的感染过程及临床治疗研究奠定超微生物学结构基础。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首次描述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大体肺脏病理变化,为深入了解发病机制和严重程度提供依据。
二是检测诊疗水平持续提升。华大基因率先研制的快速检测试剂盒,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并最早投入使用。华大智造两款高通量样本制备系统获药监局批准上市,已为全球临床核酸检测实验室提供500余台套系统。较早成功分离出新冠肺炎病毒毒株,启动康复者血清抗体研究,率先推出“深圳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疫苗研发方面,同步开展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的研发,部分疫苗项目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2020-06-11 10:08:34
主持人
疫情发生后,市科技创新委在推动科技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2020-06-11 10: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