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各位网友,这里是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广东民声热线,我是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主持人唐琳。您现在正在收听收看到的是广东民声热线特别节目——中秋国庆假期健康出行及秋冬季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请到了四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嘉宾,他们是: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 段宇飞
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 冯惠强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 张发滨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 何剑峰
欢迎四位。
中秋国庆双节即将到来,8天长假必将迎来全国人民出游的高峰,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外游基本处于停摆状态,同时旅行团的放开使国内游受到空前的追捧,那么医院、景区、酒店、餐饮、超市等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准备了吗?对有出游需求的市民应给予哪些提醒?在本期特别节目中,广东省卫健委将围绕医、食、住、行四个方面,对假期健康出行和秋冬季疫情防控方面做细致指引和解读。
主持人
各位听众、各位网友,这里是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广东民声热线,我是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主持人唐琳。您现在正在收听收看到的是广东民声热线特别节目——中秋国庆假期健康出行及秋冬季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请到了四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嘉宾,他们是: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 段宇飞
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 冯惠强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 张发滨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 何剑峰
欢迎四位。
2020-09-25 11:00:00
主持人
中秋国庆双节即将到来,8天长假必将迎来全国人民出游的高峰,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外游基本处于停摆状态,同时旅行团的放开使国内游受到空前的追捧,那么医院、景区、酒店、餐饮、超市等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准备了吗?对有出游需求的市民应给予哪些提醒?在本期特别节目中,广东省卫健委将围绕医、食、住、行四个方面,对假期健康出行和秋冬季疫情防控方面做细致指引和解读。
我们的节目此时除了在广东新闻广播【FM91.4】播出之外,也同步通过触电app、抖音app进行实时视频直播。大家可以在触电新闻app搜索686新闻工厂或者抖音app搜索广东民声热线,观看视频直播的同时跟我们进行留言互动。
节目一开始,我们首先要进入的是民声发布环节,省卫健委有哪些权威信息要发布呢?下面把时间交给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段宇飞,段主任,现在就把时间交给您。
2020-09-25 11:01:00
段宇飞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
根据民声热线节目组安排,我就中秋国庆期间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作个通报。
首先,介绍一下我省疫情防控形势。
截至9月24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09例(境外输入413例)。目前在院19例。最近一次本地病例报告是8月14日汕尾报告的1起新冠肺炎疫情,共发现1例确诊病例和8例无症状感染者,截至目前,未再报告新增本土病例,全省均为低风险地区。近期,我省报告的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有所增加,但全部由口岸检疫或隔离点发现,均已纳入闭环管理,传播风险低。总的来说,当前我省疫情总体保持平稳,全省疫情风险整体较低。但是,全球疫情持续蔓延,香港疫情仍在较低位波动,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仍然存在。就在昨天深夜,山东青岛市通报该市9月24日对青岛港大港公司应检尽检人员定期例行检测中,先后发现2名装卸工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属无症状感染者。这提示我们,发生疫情的风险随时存在,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下面,介绍一下中秋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将迎来八天长假,这是全省低风险后开放的第一个长假,人员出行和聚餐带来的人员流动和聚集现象会明显增加,疫情防控工作不容忽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出行、安全过节,在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我省提前研判、及早部署,突出做好三个防,即:防境外疫情输入、防省内疫情反弹、防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和新冠疫情叠加。具体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疫情防控责任落实。9月23日,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召开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了前期疫情防控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再检查、再部署、再动员,特别强调了国庆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保持高度敏感性,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落实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社会责任,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有关工作指引,抓紧抓实抓细节假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抓好防控工作指引落实。自疫情发生以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我省不断出台、补充、完善各类人群、各类场所、各种场景的防控指引。截至目前,已出台了300多个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指引,科学指导社会各层面做好防控工作。近期,我们又编制了《广东省大型群众性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指导安全有序做好我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同时,相关部门根据防控指引的要求,部署各景点各景区、公交站点、餐饮服务单位、购物展览等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通风换气,执行四强化一提倡要求,即:强化进门测温扫码、强化人员流量管控、强化场所清洁通风消毒、强化人员健康管理和防控知识培训,提倡无现金支付,希望广大群众积极配合。
三是抓好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督导。近期,我委组织对电影院、商场超市、宗教活动场所等公共场所和重点场所进行防控工作暗访督导,重点检查了健康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公共物品及场所清洁和消毒措施落实情况、个人卫生防护情况、公共场所健康宣传情况。从检查情况来看,相关场所能够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有关工作总体看还是比较扎实。
四是抓好常态化监测预警。我省将继续做好农贸市场、肉联厂、冷库等重点场所以及冷链环节产品、人员和环境的常态化监测,发现核酸检测阳性样本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置措施。加强重点人群闭环管理,落实国内新发生疫情地区来粤返粤人员追踪排查和健康管理。这个我们也是动态的,国内新发生疫情地区的来粤人员我们会及时推送到各地,落实健康管理。这个是动态调整的。
五是抓好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单日新增病例数维持在较高水平,加之近期国际航班和入境人员增多,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随之增加,提醒我们境外输入风险防控容不得半点松懈。国庆期间,我省将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慎终如始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配备充足的防控力量,落实严格的口岸检疫,强化境外来粤人员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扎实做好跨境货车司机、国际航班入境人员、国际船舶船员及海上流动渔民的疫情防控,确保不留死角、不留漏洞。
六是抓好发热门诊和核酸检测服务。省里已作了部署,要求各医疗机构在国庆期间既要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又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发热门诊安排充足力量,做到正常排班、正常接诊,并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同时,要保障国庆期间核酸检测服务和效率,毫不松懈做好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工作,严格按照时限要求报告结果;同时也要保障节日期间和节后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需求。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秋冬季疫情防控准备情况。
据专家评估,秋冬季节更适宜病毒生存和传播,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可能存在常见呼吸道疾病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风险,给我们防控工作造成更大压力。对此,我省高度重视、提前部署,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印发了《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做好发热门诊、检测能力、人员队伍、医疗救治能力、应急物资、隔离场所、口岸联合检疫、流感等秋冬季传染病防治等八项准备。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细化了工作方案和工作举措,正在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逐项逐个抓落实,对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重点再加固、防控要求再落实。省也将适时开展督促指导。总的考虑是,通过发挥各级各部门防控合力,切实保障全省人民健康,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国庆假期。
在我省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化措施落实得比较扎实的情况下,随着国内生产生活的恢复,加上我省长时间没有本地疫情发生,以及人员流动和聚集性增加,我们在明察暗访中发现,有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新冠肺炎的防护意识有所松懈,人员密集公共场所扫码登记、体温筛查等防疫措施有所弱化,部分群众未按要求科学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增加了疫情传播几率。在这里,我们也提醒公众,目前疫情并没有结束,传播感染的风险依然存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在大家放松身心、快乐过节的同时,一方面是疫情防控的弦不能松,另外一方面要注意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昨天我们正式启动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月-新健康公约发布会,主要目的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后方式。希望公众到人群密集场所、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三类场所要佩戴口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要自觉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旅行期间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应立即终止旅行,并前往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希望公众能将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内化为自身健康行为,自觉做自己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我通报到这里。
2020-09-25 11:03:09
主持人
谢谢段主任。谢谢段主任。各位听众您正在收听收看的是广东民声热线特别节目,国庆中秋假期健康出行及秋冬季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本节目现在正由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触电新闻APP等播出平台全程直播,欢迎大家收听收看刷屏。
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现场各位媒体朋友如果有疑问,请举手示意我,提问前请先自报家门。
2020-09-25 11:15:30
记者
你好!我是来自中新社的记者。请问段主任,国庆广东会迎来旅游最高峰,一旦发生疫情广东如何处理?现在有什么措施?谢谢!
2020-09-25 11:17:30
网友A:公共场所的区域,像顾客接触的购物篮和购物车国庆消毒频率是怎么样会更加合理?
[冯惠强]
网友B:超市在午餐高峰期间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方法可以控制顾客的密度?
[何剑峰]
网友C:游客这方面可能有一些抗拒,觉得有一点不配合要扫这么多码和测很多温,有很多市民在当地已经没有风险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仅不佩戴口罩,可能更多测温等都会有抗拒,请卫健委这边给出更好的指引?
[段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