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雅:王主任您好,听了您的访谈,对省属国企的发展有了大致比较清晰的了解,想再听您谈一下明确国企功能定位的重大意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晓昀]从地方发展大局看,明确功能定位有利于解决“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的难题,确保改革更具科学性。省属国企要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等,承担的省重点任务投资巨大且回报期长,需要大量资本金。有必要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加快国企分类改革,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从监管机构看,明确功能定位有利于解决监管与考核“一刀切”的问题,确保改革更具有效性。只有对不同分类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和薪酬制度,才能激励企业按照自身功能定位实现既定目标;只有理清企业类别,根据关键业务有针对性的实施监管,才能提高有效性。
从地方国企看,明确功能定位有利于解决“盈利性”和“公益性”使命的冲突,确保改革更具针对性。公益类的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为主要目标,着重体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类的企业以效率为中心,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为主要目标。
以上理解,不一定完全准确和完备,供您参考。
王乐多:王主任,听了您的访谈,有一个切身体会,就是国有企业想要做优做强做大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容易。想了解省国资委下一步优化国资布局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王晓昀]根据初步统计,目前省属国有资本已有70%以上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属国资国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显著表现。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省属企业与中央企业相比缺乏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国之重器”,与市属区属企业相比缺乏扎根本地的各类资源,高质量发展是其必然要求,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作为、善作善成,主动服务全省大局,勇于担当,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打造合作开放的“骨干先锋”,提升开放带动力。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发挥先锋队作用,服务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重点投资于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大平台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驻港驻澳企业要按照国际化战略和路径标准发展,成为促进粤港澳融合发展重要桥梁和资本纽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打造转型升级的“产业先锋”,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战略规划引领,明确主业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聚焦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同时,围绕全省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资本投资,积极与市场接轨,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回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打造区域经济社会保障的“基建主力”,提升发展支撑力。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向上承接政府战略、向下启动市场资源”,加快融资模式创新,承担机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港航、能源、水利、环保等十大基础设施投融资任务,增强供给能力、提升综合效率,坚持投资建营管并重,推动相关省属企业向综合运营主体转型,创新综合回报模式,实现完成政府部署任务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双丰收”。
四是打造补民生短板的“攻坚能手”,提升民生保障力。横向加强资源有机整合,纵向延伸上下游服务链条,灵活运用股权并购、合资新设、PPP 等多元化投资方式,积极参与江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固废垃圾处理等项目,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提升城市品质、乡村综合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做出贡献。
五是打造战略调控的“杠杆平台”,提升经济控制力。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布局调整的推动平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练就一双“巧手”和一双“推手”,投资公司要着力推动产业集聚,运营公司要着力推动国资价值形态转换,切实提升国资投资、运营效率,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力。
当然,在推进省属国资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肯定存在着不少的短板和不足,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