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访谈

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欧阳资文接受央视网《hi,奋斗者》栏目-2019快看两会专访
文字实录
排序 字号 自动更新

主持人

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6年5月,我国开始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重点人群。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把常见病患者留在基层。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广东省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欧阳资文,谈谈广州是如何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

请您谈谈广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情况?


2019-03-06 17:40:00

欧阳资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省的决策部署,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目前,广州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实施了签约服务,签约覆盖率为35.25%、重点人群覆盖率71.52%。

采取团队服务的形式,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根据年签约服务费的实际数额据实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有所突破,年签约服务费80%由家庭医生团队自主安排。

我们认为家庭医生签约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方,一方面是需方,从供方的角度来说,如何更好地调动家庭医生团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内设动力,真正做到让服务团队感到“心头热”,促使他们在签约服务中“身子暖”。第二个重点是如何提升签约居民的获得感。让签约居民切实感受到签约后带来的好处,体会到签与不签就是不一样,签了约就能带来很多好处,让居民感受到这项工作真正做得好,是政府的大实事,提高他们对这项服务的“粘性”。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加强人才培养,我们先后组织11期共203人,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全科医生首诊制度。同时,成立6个中英合作全科医生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培养人才。

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列为医改考核的重点任务指标,对各区政府实施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落实激励机制、个性化包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也要求各区对实施签约服务的机构进行全覆盖考核,把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全市共有家庭医生4272名,同比增长11.6%。主要是要让广大居民便利性、信息化、实惠度这几个方面有充分的获得感。


2019-03-06 17:42:00

主持人

广州市在完善签约服务激励机制和提高签约服务质量上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切切实实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和满足感。

2019-03-06 17:50:00

点击查看更多
测试音频

00:00/00:00